国家二级嗑瓜子表演艺术家
医学狗
热爱护肤和钻研护肤品
看了看窗外明媚的春色,
天天生起了闷气。本以为防晒霜能够保护自己,可涂了防晒霜以后,她两颊更红了。
脸颊又红又痛,又要被笑“关公脸”了。可如果不涂,又怕加重敏感。
纠结再三,只能带伞出门了。
初战告捷天天出生在西北小城。干燥多风,紫外线强,沙尘天气多。
小时候她毫无防晒意识,红血丝很严重却找不到办法,只能调侃自己“关二爷同款妆容”。
(护肤实录
1对1跟踪记实,十几年的红血丝去掉了)
上大学以后,
天天才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。可作为极度敏感的干皮,又很难找到肤感好又温和的产品——即使用了防晒霜,出门几分钟依旧会被晒成“关公脸”。图片来自:soogif
只能试试打伞了——UPF50+。
UPF类似SPF值,是“皮肤无防护时,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,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,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”——简单来说,UPF值越大,防护效果越好。
晴天打伞已经路人侧目。
阴天打伞,回头率百分之八十以上。
“现在的年轻人也太娇气了。”路边大爷似笑非笑。
天天有些难为情,把伞压得低低的,加快步伐。图片来自:soogif
“干脆把伞收起来算了!”
可大叔和小圃都在文章里讲过,UVA一直存在,无论晴天与否,她又继续撑开伞走下去。
(花了这么多钱买的爆款防晒,竟然只有SPF2?)
坚持打伞的几天里,再没有像以前一样,出门几分钟脸通红,晚上洗脸时也不再觉得脸发红刺痛。
“晒红脸的不是他们,为什么要在乎这种无意义的目光?”
更进一步就在
天天为自己找到了“最优防晒方式”而开心时,小圃文章里的一句话提醒了她:“别以为只打伞就万事大吉了,那还有地面漫反射紫外线呢。”
她突然意识到,即使用了防晒伞,在阳光特别强烈的正午,她回到室内仍然脸有很强的灼热感。
图片来自:soogif
所以她下单了专门的防晒口罩(UPF≥50)。
夏天比较闷热,
天天会选择露鼻款或冷感面料的防晒口罩。马爸爸家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硬防晒降温设计,比如很有毕导风格的电动机口罩。
图片来自:某宝
“同学,你的口罩好像烂了哦。”
天天听了有些错愕,但还是回报了一个微笑。更多的伙伴“你用的什么?为什么白了一个色号?”
“防晒伞和口罩啊。”
天天知道镜子中看到的变化是真的,有点热泪盈眶——看着大家一起全副武装地进出,午饭时讨论什么防晒装备更好,一下子感觉找到了组织,不再孤独地面对其他人审视和判断的目光。硬防晒的进阶大家又一起开发了更多的硬防晒方法。
如果没有妥善保护,地面的紫外线漫反射同样会影响眼部(即使涂防晒霜的朋友,也很容易忽视眼周)。
图片来自:soogif
墨镜的选择上,国外的太阳镜最好选择有UV标识的,而国内的太阳镜一般是看标签,可以根据国内的两个行业强制性标准QB-和国标GB.3-进行选择。符合标准的太阳镜,至少可以隔离95%的UVA和至少99%的UVB。
图片来源:女神进化论
考虑到要尽可能地增加防晒面积,提升防晒效果,
天天她们会选择大镜片,有弧度,与面部贴合度高,并且带有反射镜面的太阳镜(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贴合度过高的太阳镜可能会影响妆面)。太阳镜的颜色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几乎没什么影响,
天天一般是喜欢哪个颜色买哪个。图片来源:女神进化论
??不同颜色镜片的适合颜色。
长期坚持硬防晒后,
天天不再像从前那样稍有风吹草动就全脸泛红。偶尔使用防晒霜,也不会动不动就刺痛。她开始在遮挡不到的部位——比如额头——涂抹一些温和的纯物理防晒。更全面的防护天天积累了大量经验,对于不同场合下如何应用轻车熟路。由于需要骑车通勤,
天天和几个朋友选择了“防晒衣+防晒帽+防晒霜”的户外通勤组合。防晒衣依旧是据UPF来挑选,UPF值越高,相应的防护力也就更好,一般UPF>50的防护力比较好。
布料的密度越高,防护力也越强。
天天就有个判断防晒衣材料密度的方法——将防晒衣举过头顶,观察空隙处有无明显的阳光透过来。透过的光,越少说明防护力越好。按这个标准,即使没有标注UPF值,牛仔布的防晒能力也很强。担心防晒服不能照顾到下半身的
起司猫,在夏天会坚持穿牛仔裤。怕热的
天天,会选择一些款式较长的防晒衣。图片来自:某宝
关于防晒衣的颜色,
天天和朋友曾经认为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(如黑色)。但实际上,颜色越鲜艳的防晒效果越好,如红色、蓝色等。防晒衣
天天推荐能够将拉链拉到脖颈处,手部最好也有遮挡的。防晒狂热爱好者,可以购买专门的防晒手套。
图片来自:某宝
不方便打伞,又担心防晒口罩太闷或者影响妆面的,可以戴防晒帽。
关于防晒帽的选择,
天天只有两个基本原则:一是标注UPF30+或者UPF50+,二是防晒帽的覆盖面积一定要足够大,最好可以盖住全脸。图片来自:某宝
穿得像个养蜂人,安全感真的很足。
可随着温度的升高,天天和她的朋友们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。
出汗的尴尬防晒衣太闷,加快腋下出汗,导致防晒衣看起来像湿了一块。
如果每天清洗,可能会影响防护力;不及时清洗,时间久了,防晒衣腋下的汗渍看起来黄黄的,很不美观。
为了减少出汗,
天天和朋友选择在腋下喷一些止汗剂。虽然不能完全止汗,但大大减缓了出汗的速度,改善了防晒衣出现“黄渍”的问题。
为了减少反复清洗对防晒能力的影响,
天天会定期对出汗重灾区,如腋下等,手动揉搓进行局部清洗。夏日,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,
天天明显感觉到了闷热。她主动将面料较为厚实的防晒衣换为材质更轻薄的,并首选腋下有排气孔的。图片来自:某宝
更好的自己坚持了一年的硬防晒之后,
天天对自己很满意。她脸上的斑点扎扎实实地减少了,皮肤更加稳定,气温湿度的变化不再草木皆兵。图片来自:soogif
然而改变的不只是皮肤,还有她自己的心态。在别人质疑的目光中,她从一开始的勉力坚持,到后来的坦坦荡荡——敏感皮肤本来就需要更多的呵护,正如一个打篮球崴到脚的人需要坐轮椅,敏感皮就需要更多的防晒措施。
摘掉帽子和口罩,
天天仍然是那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。图片来自:soogif
文字编辑:白勺儿
版式编辑:老黄、
↙留言板在这里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直达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hl/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