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晒的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,相信大家日常都会很注意,对防晒霜的选择也格外上心,但是总能看到一些反馈:为什么我明明用了防晒霜,可还是晒黑了呢?
因为单纯的防晒霜≠防晒,防晒应该是个系统的工程。
防晒霜不防晒黑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是防晒剂,不同的防晒剂对紫外线的吸收波段不尽相同,有些对付UVA(~nm导致晒老和晒黑)效果更好,有些则更针对UVB(~nm,主要导致晒伤)。
如果选择的防晒霜防UVA波段的能力不足,那自然晒黑你没商量。
如何判断一款防晒霜是否防UVA,之前的文章“防晒霜怎么洗干净?”里面有详细讨论过,想了解的小伙伴们可以绕道去看看,这里就放一下结论了。
根据目标防晒霜的国籍,观察产品包装上的说明,以此来判断该产品是否防UVA。
用不足量上图中提到的SPF值,是根据FDA的测定规定——防晒霜以2mg/cm2的量使用来测得的,即每平方厘米的皮肤用2毫克的防晒霜,然后测试紫外线照射至皮肤出红斑的时间,计算得出SPF值:
SPF=最低红斑剂量(用防晒用品后)/最低红斑剂量(用防晒用品前)
所以,想要达到防晒霜标注的SPF值,就一定要用足量。
广为流传的“一元硬币”大小用量是很好的参考量,质地比较轻薄不好观察的防晒霜,可以挤在手心里观察用量。
产品与场景不符不同的场景要选择不同的防晒霜,特别是防晒指数。
日常通勤,20-30倍的SPF值也就够了,在阳光较强的春夏季,加上硬防晒也是够的。但是出游的话,因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,还伴随着大量出汗或者玩水,选择防晒指数50及以上的防晒霜,以及其防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如果出游还使用日常通勤的防晒,自然会因为防护力不足而导致晒黑。
不勤补涂通勤防晒,上班一整天都在室内的情况,可以不补涂防晒,中午出门吃饭打伞或戴帽子。
长期在户外,补涂非常重要,一般2小时要补涂一次,如果大量出汗或者玩水,补涂的时间间隔要更短一些。
涂了防晒还带妆,补涂就不方便了。可以选择在妆前用纯物理防晒,并且尽量防止自己大量出汗或者被水冲到(毕竟冲水妆也可能会花),补涂可以选择用一些带防晒值的散粉。
不可避免地大量出汗或者海滨玩水,就只能在防晒和玩耍之间做权衡了。
涂防晒带妆的话不好补涂,打伞等硬防晒也会影响玩耍,那就要接受自己会晒黑的事实,尽量做防护不至于被晒伤。如果对被晒黑非常介意,那就放弃化妆,多补涂防晒,在每一个玩耍的间隙都补涂,并且硬防晒措施不离身。
其他关于不同场景下防晒霜的使用、补涂、清洗、跟妆等建议,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“防晒涂不对,钱会被浪费”。
不用硬防晒无论是通勤还是户外活动,不能因为涂了防晒霜就完全放弃硬防晒。
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“用不足量”“防护力不足”“补涂不够”等问题,才会出现涂了防晒霜好像也没用的情况,硬防晒(遮阳伞、口罩、长袖长裤和墨镜等)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,还不分肤质不分场景,可以说是受众最广最有效的防晒手段。
无论是日常还是出游,硬防晒都不应该被放弃。
不配合抗氧化不成膜就上妆在防晒霜之前的护肤步骤里,用一些抗氧化的产品,能和防晒霜相互配合,起到更好的防晒保护效果。如果要长时间待在户外接触较强的紫外线,比如军训或者海边拍婚纱照,用一些高浓度的VC配合防晒霜,效果要比单独用防晒霜好。
涂防晒霜应该是护肤步骤的最后一步,在上彩妆前面。均匀足量涂抹后,要等待5分钟以上,让防晒霜均匀成膜后再上粉底。太过心急上彩妆的话,妨碍了防晒霜成膜,防晒能力就打折扣了。早晨的出门前流程可以稍微调整一下,涂完防晒后去换衣服、打理头发、整理床铺、准备要带的书本或者包包,一系列事情做好之后,再去开始上妆,给防晒成膜留出相对足够的时间,总比涂完防晒就上妆要好得多。另外底妆手法最好是用粉扑按压而不是来回擦蹭。
有些场景忽略防晒除了防晒产品和硬防晒的疏忽,还有其他一些不经意的因素也会导致变黑。比如一整天都坐在向阳的窗边工作,或者在家开窗通风或者大晴天晒被子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晒等情况。
玻璃能够阻挡UVB,但是有超过50%的UVA会透过来(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z/783.html